English

德国人心目中的中国

1999-09-2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驻波恩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

在国庆50周年前夕,记者采访了德中协会会长、卡尔斯鲁厄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格雷戈尔·保尔教授。

德中协会成立于1957年,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晚8年,但它比德中两国正式建交早了15年,可以说是两国友好的先行者。保尔教授说,德中协会的宗旨是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好。通过与地方政府、学校、研究机构的合作,以报告会、讨论会、出版物的形式,对中国的文化、政治、经济进行如实、全面的介绍,以消除德国人对中国的偏见、误解和陈旧的观念。

保尔教授认为,虽然没有统一的“中国形象”,但绝大多数德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带有偏见,对中国的观念是陈旧的。他们主要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,中国的政治形象更是如此。毛泽东、文革、孔夫子、亚洲价值、人权、开放等概念,代表着普通德国人对中国政治形象的了解。当然,对这些概念的评价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在60年代,德国的许多青年人对“文革”非常赞赏,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“文革”持批评态度。多数德国人认为,孔夫子强调个人对国家、对父母的服从,为个人发展留的余地很小。但也有人把孔夫子与中国等同起来。这种现象的出现,德国的学者也有责任。他们往往把孔子的思想当作一种“完全不同”的理论来介绍。

保尔教授说,从他接触和了解的情况看,德国人对中国的兴趣是多方面的。有的被中国悠久的文化所吸引,有的被中国的哲学、艺术或文学所折服。中国汉朝以前的哲学、唐代的诗词以及许多古典小说,有不少被译成德文,在德国流传较广。德国人对现代中国的京剧、杂技、功夫也很感兴趣。但学者仍习惯于将这些东西当作“异国情调”来介绍。这对促进德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,是一种障碍。

提起中国,德国人首先想到它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大国。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,虽然潜伏着危机,但也带来了机遇。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,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起落。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记取。现在中国已走上正确的道路。虽然国内还面临许多难题,但他相信,中国的政治、经济形势和法制建设,会有持续改善。(本报波恩9月26日电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